AirMatrix 6576I-X6TH 是神州鲲泰发布的国产化支持 Wi-Fi 7(802.11be)标准的室外 AP,整机 8 条空间流,速率可达 15.1Gbps。全新 Wi-Fi 7 技术,极大地增强用户对无线网络的使用体验,同时具有卓越的室外覆盖性能及超强的 IP68 防水防尘和防雷电能力;适用于高密场馆、游乐场等覆盖场景。
AirMatrix 6576I-X6TH 内置定向天线,支持三射频 2.4GHz(2x2)+5GHz(2x2)+6GHz*(4x4)同时工作,其中 2.4GHz 频段最大速率 0.69Gbps,5GHz 频段最大速率 2.88Gbps,6GHz 频段最大速率 11.53Gbps,整机速率可达15.1Gbps;支持以太网接口 6KA 增强防雷,IP68 防水防尘等级,-40℃~+70℃宽温工作,充分满足工业级使用要求;提供 USB 接口,可用于扩展外置物联网(支持ZigBee、RFID 等协议);内置蓝牙,配合 CloudCampus APP 可实现蓝牙串口运维;支持 FIT、云管理工作模式,可通过神州鲲泰云管理平台对 AP 设备及业务进行管理和运维,节省网络运维成本。
了解更多产品主要特性
Wi-Fi 7 (802.11be)标准
Wi-Fi 7 (802.11be)是即将推出的下一代 Wi-Fi 标准,也称为 IEEE 802.11be 或极高吞吐量(EHT)。Wi-Fi 7 基于 Wi-Fi 6,引入了 320 MHz 频宽、4096-QAM (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)、Multi-RU(RU 多资源单元)、多链路操作(MLO)、增强型 MU-MIMO(multi-user multiple-input multiple-output)和多 AP 间协调等技术,使得 Wi-Fi 7 相较于Wi-Fi 6 将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。Wi-Fi 7 网络的吞吐率预计将提升到 30Gbps 以上,为 Wi-Fi 6 的三倍多。
Wi-Fi 7 vs Wi-Fi 6
Wi-Fi 7 在 Wi-Fi 6 标准的基础上,引入了许多新的技术:
本图中最大传输速率是指代单射频最大速率,比如 Wi-Fi 6 是 5G 射频,Wi-Fi 7 是 6G 射频。
Wi-Fi 7 新特性
Wi-Fi 7 协议的目标是将 WLAN 网络的吞吐率提升到 30Gbps 以上,并且提供低时延的接入保障。为了满足这个目标,整个协议在 PHY 层和 MAC 层都做了相应的改变。相对于 Wi-Fi 6 协议,Wi-Fi 7 协议带来的主要技术变革点如下:
支持 Multi-RU 机制*
在 Wi-Fi 6 中,每个用户只能在分配到的特定 RU 上发送或接收帧,大大限制了频谱资源调度的灵活性。为解决该问题,进一步提升频谱效率,Wi-Fi 7 中定义了允许将多个 RU 分配给单用户的机制。当然,为了平衡实现的复杂度和频谱的利用率,协议中对 RU 的组合做了一定的限制,即:小规格 RU(小于 242-Tone 的 RU)只能与小规格 RU 合并,大规格 RU(大于等于 242-Tone 的 RU)只能与大规格 RU 合并,不允许小规格 RU 和大规格 RU 混合使用。
引入更高阶的 4096-QAM 调制技术
Wi-Fi 6 的最高调制方式是 1024-QAM,其中调制符号承载 10bits。为了进一步提升速率,Wi-Fi 7 将会引入 4096-QAM,使得调制符号承载 12bit。在相同的编码下,Wi-Fi 7 的 4096-QAM 比 Wi-Fi 6 的 1024-QAM 可以获得 20%的速率提升。
引入 Multi-Link 多链路机制
为了实现所有可用频谱资源的高效利用,工作组定义了多链路聚合相关的技术,主要包括增强型多链路聚合的 MAC 架构、多链路信道接入和多链路传输等相关技术。
Wi-Fi 7 的应用场景
Wi-Fi 7 引入的新功能将大大提升数据传输速率并提供更低的时延,而这些优势将更有助于新兴的应用如:
· 视频流
· 视频/语音会议
· 无线游戏
· 实时协作
· 云/边缘计算
· 工业物联网
· 沉浸式 AR/VR
· 互动远程医疗
产品特性
FIT AP 工作模式
项目 | 描述 |
WLAN 特性 | 全频段(2.4G 、 5G、6G)支持 IEEE 802.11be 标准,兼容 IEEE 802.11a/b/g/n/ac/ax 标准 |
支持最大并合比(MRC) | |
支持循环延时/循环移位分集 (CDD/CSD) | |
支持波束成形(Beamforming) | |
支持 MU-MIMO | |
支持 OFDMA | |
支持 preamble puncturing | |
支持逐包功控 | |
支持 BSS Color | |
支持 TxBF | |
支持 4096QAM,兼容 1024QAM/256QAM/64QAM/16QAM/8QAM/QPSK/BPSK | |
支持低密度奇偶校验(LDPC) | |
支持数据包聚合: A-MPDU(Tx/Rx),A-MSDU(Tx/Rx) | |
支持 802.11 动态频率选择(DFS) | |
支持 20M、40M、80M、160M 频宽及该频宽下的 ShortGI | |
支持 WMM(Wi-Fi Multimedia),实现基于优先级的数据处理和转发 | |
支持 WLAN 信道管理和信道速率调整 | |
支持信道自动扫描功能,自动规避干扰 | |
具体管理信道请参考《国家码&信道顺从表》。 | |
支持 AP 中每个 SSID 可独立配置隐藏功能,支持中文 SSID | |
支持 SST(signal sustain technology) | |
支持 U-APSD 节电模式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 CAPWAP(control and provisioning of wireless access points)即无线接入 | |
点控制协议隧道数据转发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 AP 自动上线功能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扩展服务集 ESS | |
支持高级蜂窝网共存(ACC),将蜂窝网络的干扰影响降到最低 | |
支持 802.11k、802.11v 协议的智能漫游 | |
支持 802.11r 协议的快速漫游(≤50ms) | |
网络特性 | 符合 IEEE 802.3ab 标准 |
支持速率和双工模式的自协商,自动 MDI/MDI-X | |
兼容 IEEE 802.1q | |
支持根据用户接入的 SSID 划分 VLAN | |
上行以太网口支持 VLAN trunk 功能 | |
支持 AP 上联口管理通道以 tagged 和 untagged 两种模式组网 | |
支持 DHCP Client,通过 DHCP 方式获取 IP 地址 | |
支持业务数据的隧道转发和直接转发两种方式 | |
支持同一 VLAN 中不同的无线终端之间的访问隔离 | |
支持 IP 用户访问控制(ACL) | |
支持 LLDP 链路发现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直接转发模式下的 CAPWAP 中断业务保持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 AC 统一认证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 AC 双链路备份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 Telemetry 协议,可以高速采集 AP 状态和应用体验参数 | |
QoS 特性 | 支持 WMM 节电模式 |
支持上行报文优先级映射和下行流量映射 | |
支持队列映射和调度 | |
支持基于每用户的带宽限制 | |
支持自适应带宽管理,自动根据用户数量、环境等因素动态调整用户带宽分配,改善用户体验 | |
支持 Airtime 调度 | |
支持空口 HQoS 层次化调度 | |
安全特性 | 支持 Open system 认证方式 |
支持 WPA2–PSK 认证/加密方式(WPA2 个人版) | |
支持 WPA2–802.1X 认证/加密方式(WPA2 企业版) | |
支持 WPA3-SAE 认证/加密方式(WPA3 个人版) | |
支持 WPA3–802.1X 认证/加密方式(WPA3 企业版) | |
支持 WPA-WPA2 混合认证 | |
支持 WPA2-WPA3 混合认证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 WPA2–PPSK 认证/加密方式 | |
支持 WAPI 认证/加密方式 | |
支持 WIDS/WIPS,包括非法设备检测与反制、攻击检测与动态黑名单、STA/AP 黑白名单等 | |
支持 802.1X 认证、MAC 地址认证、Portal 认证等 | |
支持 DHCP Snooping | |
支持 802.11w 协议,对管理帧进行加密 | |
EAP 类型 | EAP-TLS, EAP-TTLS, EAP-PEAP, EAP-CHAP, EAP-SIM, EAP-AKA, EAP-GTC, EAP-FAST, EAP-PEAP,EAP-MD5, EAP-MSCHAPv2, PEAPv0, PEAPv1 |
维护特性 | 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通过 AC 对 AP 进行的集中管理和维护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 AP 自动上线功能,并自动加载配置,可即插即用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批量自动升级 | |
支持 STelnet,使用 SSH v2 安全协议 | |
支持 SFTP,使用 SSH v2 安全协议 | |
支持蓝牙串口远距无线运维 | |
支持系统状态告警 |
云管理工作模式
项目 | 描述 |
WLAN 特性 | 全频段(2.4G 和 5G)支持 IEEE 802.11be 标准,兼容 IEEE 802.11a/b/g/n/ac/ax 标准 |
支持最大并合比(MRC) | |
支持循环延时/循环移位分集 (CDD/CSD) | |
支持波束成形(Beamforming) | |
支持 MU-MIMO | |
支持 OFDMA | |
支持 preamble puncturing | |
支持逐包功控 | |
支持 BSS Color | |
支持 TxBF | |
支持 4096QAM,兼容 1024QAM/256QAM/64QAM/16QAM/8QAM/QPSK/BPSK | |
支持低密度奇偶校验(LDPC) | |
支持数据包聚合: A-MPDU(Tx/Rx),A-MSDU(Tx/Rx) | |
支持 802.11 动态频率选择(DFS) | |
支持 20M、40M、80M、160M 频宽及该频宽下的 ShortGI | |
支持 WMM(Wi-Fi Multimedia),实现基于优先级的数据处理和转发 | |
支持 WLAN 信道管理和信道速率调整 | |
具体管理信道请参考《国家码&信道顺从表》。 | |
支持信道自动扫描功能,自动规避干扰 | |
支持 AP 中每个 SSID 可独立配置隐藏功能,支持中文 SSID | |
支持 SST(signal sustain technology) | |
支持 U-APSD 节电模式 | |
支持 AP 自动上线功能 | |
支持 802.11k、802.11v 协议的智能漫游 | |
支持 802.11r 协议的快速漫游(≤50ms) | |
支持高级蜂窝网共存(ACC),将蜂窝网络的干扰影响降到最低 | |
网络特性 | 符合 IEEE 802.3ab 标准 |
支持速率和双工模式的自协商,自动 MDI/MDI-X | |
兼容 IEEE 802.1q | |
支持根据用户接入的 SSID 划分 VLAN | |
支持 DHCP Client,通过 DHCP 方式获取 IP 地址 | |
支持同一 VLAN 中不同的无线终端之间的访问隔离 | |
支持用户访问控制(ACL) | |
支持云管理平台统一认证 | |
支持 NAT | |
支持 Telemetry 协议,可以高速采集 AP 状态和应用体验参数 | |
QoS 特性 | 支持 WMM 节电模式 |
支持上行报文优先级映射和下行流量映射 | |
支持队列映射和调度 | |
支持基于每用户的带宽限制 | |
支持自适应带宽管理,自动根据用户数量、环境等因素动态调整用户带宽分配,改善用户体验 | |
支持 Airtime 调度 | |
支持空口 HQoS 层次化调度 | |
安全特性 | 支持 Open system 认证方式 |
支持 WPA2–PSK 认证/加密方式(WPA2 个人版) | |
支持 WPA2–802.1X 认证/加密方式(WPA2 企业版) | |
支持 WPA3-SAE 认证/加密方式(WPA3 个人版) | |
支持 WPA3–802.1X 认证/加密方式(WPA3 企业版) | |
支持 WPA-WPA2 混合认证 | |
支持 WPA2-WPA3 混合认证 | |
支持 WPA2–PPSK 认证/加密方式 | |
支持 802.1X 认证、MAC 地址认证、Portal 认证等 | |
支持 DHCP Snooping | |
EAP 类型 | EAP-TLS, EAP-TTLS, EAP-PEAP, EAP-CHAP, EAP-SIM, EAP-AKA, EAP-GTC, EAP-FAST, EAP-PEAP,EAP-MD5, EAP-MSCHAPv2, PEAPv0, PEAPv1 |
维护特性 | 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通过 AC 对 AP 进行的集中管理和维护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 AP 自动上线功能,并自动加载配置,可即插即用 | |
FIT AP 工作模式下支持批量自动升级 | |
支持 STelnet,使用 SSH v2 安全协议 | |
支持 SFTP,使用 SSH v2 安全协议 | |
支持蓝牙串口远距无线运维 | |
支持系统状态告警 |
项目 | 描述 | |
物理参数 | 尺寸(宽 x 深 x高) | 280 mm x 220 mm x 85mm |
重量 | 3.28 kg | |
接口 | 1 x 1G/2.5G/10G 光口 | |
1 x100M/1GE/2.5GE/5GE/10GE 电口 | ||
1 x10/100M/1GE 电口 | ||
1 x USB 接口 | ||
10GE&GE 电口均支持 PoE 输入。 | ||
10G 光口支持光电混合缆分离式部署(搭配 AP 光电混合缆防水连接套装适用,光口传数据,RJ45 电口供电)。 | ||
通过 USB 接口对接的第三方设备需要绝缘安装,通过 USB 线缆转接(第三方设备)时线缆长度要在 2 米以内。 | ||
蓝牙 | BLE5.2 | |
LED 指示灯 | 指示系统上电状态,启动状态,运行状态,以及告警和故障状态 | |
电源参数 | 电源输入 | 双 PoE 热备份供电:满足 802.3bt/at 以太网供电标准 |
最大功耗 | 33.1W(不含 USB) | |
实际最大功耗遵照不同国家和地区法规而有所不同。 | ||
环境参数 | 工作温度 | -40℃~+70℃ |
基于安装环境不同,可能有变化。 | ||
存储温度 | -40℃ ~+85℃ | |
工作湿度 | 0%~100% | |
防尘防水等级 | IP68 | |
海拔 | -60m~5000m | |
工作气压 | 53kPa~106kPa | |
射频参数 | 天线类型 | 内置定向天线 |
2.4GHz 天线水平波瓣 70 度,垂直波瓣 35 度。 | ||
5GHz 天线水平波瓣 60 度,垂直波瓣 20 度。 | ||
6GHz 天线水平波瓣 55 度,垂直波瓣 20 度。 | ||
天线增益 | 2.4GHz: 10dBi | |
5GHz: 11dBi | ||
6GHz: 12dBi | ||
上述增益为天线峰值增益。 | ||
每射频最大 SSID 数量 | ≤16 | |
最大用户数 | ≤1800(600/射频) | |
使用环境不同实际用户数存在差异。 | ||
最大发射功率 | 2.4GHz: 28dBm(组合功率) | |
5GHz: 23dBm(组合功率) | ||
6GHz: 27dBm(组合功率) | ||
实际发射功率遵照不同国家和地区法规而有所不同。 | ||
工作频段 | 2.400~2.4835GHz ISM | |
5.150~5.250GHz U-NII-1 | ||
5.250~5.350GHz U-NII-2A | ||
5.725~5.850GHz U-NII-3/ISM | ||
上述以中国支持的频段为例,实际可用的频段和信道因当地国家/地区法律法规有所不同。 |
项目 | 描述 | ||
安规标准 | UL 62368-1 EN 62368-1 | IEC 62368-1 | GB 4943.1 |
无线电标准 | ETSI EN 300 328 | ETSI EN 301 893 | |
电磁兼容标准 | EN 301 489-1 | GB 9254 | IEC/EN61000-4-2 |
EN 301 489-17 | GB 17625.1 | IEC/EN 61000-4-3 | |
EN 60601-1-2 | GB 17625.2 | IEC/EN 61000-4-4 | |
EN 55024 | CISPR 24 | IEC/EN 61000-4-5 | |
EN 55032 | CISPR 32 | IEC/EN61000-4-6 | |
EN 55035 | CISPR 35 | ICES-003 | |
IEEE 标准 | IEEE 802.11a/b/g | IEEE 802.11h | IEEE 802.11v |
IEEE 802.11n | IEEE 802.11d | IEEE 802.11w | |
IEEE 802.11ac | IEEE 802.11e | IEEE 802.11r | |
IEEE 802.11ax | IEEE 802.11k | ||
IEEE 802.11be | |||
安全标准 | 802.11i,Wi-Fi Protected Access (WPA),WPA2,WPA2-Enterprise,WPA2-PSK,WPA3, | ||
WAPI* | |||
802.1X | |||
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s(AES),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(TKIP),WEP,Open | |||
EAP Type(s) | |||
电磁场辐射标准 | EN 62311 | EN 50385 | |
RoHS | (EU)2015/863 | Directive 2002/95/EC & 2011/65/EU | |
Reach | Regulation 1907/2006/EC | ||
WEEE | Directive 2002/96/EC & 2012/19/EU |